欢迎访问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搜索类型

产品新闻案例

案例展示CASE
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政策篇(综述)
时间:2021-04-09 来源:本站
返回列表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现在的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居民生活、企业经营、社会治理等方面,特别是2020年以来,因环境变化的原因,线下经济遭遇挑战,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作为支撑的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并进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对国家、地方等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做了梳理,对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做了初步探讨和总结。建筑业是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本文重点以建筑业为例,分析了数字化转型政策和策略,为其它行业数字化变革提供参考。

一、前言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迭代,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以其为支撑的经济范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一方面对全球经济形成强烈冲击,另一方面在线经济异军突起,预示着数字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已经全面到来,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出台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或者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得到了国家和中央的高度重视。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重大成就时充分肯定了数字经济对经济结构优化的深远影响,“数字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

      我国正处于从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关键时期。研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和趋势,梳理数字经济各领域的特征,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有利于推动我国快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数字化转型政策研究

      (一)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政策
      在数据经济时代,数据将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要素,数据的交互和自由流动将转变价值创造模式。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从数据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在改变中国经济结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经济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成为经济增长发展的新引擎。从社会经济总量来看,每一次大的经济模式飞跃,都会给人类创造价值的能力带来非常大的提升,数字化转型将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必须要抓住的机遇。

      面对这次数字化经济模式的变革,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2020年3月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首次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传统要素一起,被纳入到市场化配置的生产要素之中。通过数据治理,打通企业内部不同层级、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实现对内支撑业务应用和管理决策、对外加强数据服务能力输出。

2020年4月
《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新经济发展,扎实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构建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2020年6月
《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2020年7月
      《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

      深入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推进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增强转型能力供给,促进企业联动转型、跨界合作,培育数字化新生态,提高转型效益。

2020年10月
《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促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布局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聚集一批面向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等。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纲要》的第五篇提到的: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集中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自2020年3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2020年5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了“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倡议提出,政府和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共同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机构支撑—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以带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此次倡议行动是2020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落地的重点项目,旨在形成多方合力,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随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文件,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并促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二)地方数字化转型的政策
      随着中央出台数字经济政策,为响应政府号召,推广数字化发展,地方层面也不断加强数字经济的战略引导,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下列举了部分省市的数字化转型政策:

北京市
2020年6月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准确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以“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发”“新服务”为抓手,培育壮大数字化发展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北京经济新增长点。

2020年9月
《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和数字贸易发展等任务开展数字工程,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来推动北京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
2020年4月
《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方案聚焦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服务、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等12大发展重点,促进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2021年1月
《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同时,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2021年3月
《2021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放大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做优做强市核心功能,助力“五型经济”发展。

江苏省
2020年4月
《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型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升级,带动创业就业,增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力和新动能。

2020年10月
《关于深入推进数字化经济发展的意见》

      明确江苏省围绕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着力实施数字设施升级、数字创新引领、数字产业融合等六大工程,为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
2020年11月
《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方案列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希望通过到2022年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浙江省
2020年12月
《浙江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到2022年,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要达到4万亿元以上,占全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试验区建设将实施数字化生产关系构建、政府数字化转型引领等七大工程。

山东省
2020年9月
《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以推动融合应用为导向,聚焦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提出了多方面的措施。
从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有26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到2020年底,31个省市除新疆、宁夏其余地区均出台了数字经济专项政策,包括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产业规划、补贴政策等60余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地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差异,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经济社会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数字经济一般基础相对薄弱。

(三)国资委数字化转型的政策
      2020年8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出全面部署。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有经济的所在行业或者产业链的头部或核心位置,肩负着数字化转型“开路先锋”的重任。纵观21世纪的全球发展,数据在全球竞争中的战略价值不断凸显,国际间抢夺数字经济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世界各国纷纷把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率先制定国家大数据战略,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开放、隐私安全保护、数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前瞻部署,积极构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先发优势,抢抓数字经济全球竞争新赛道优先权。从企业层面,谷歌、亚马逊、西门子等世界领先跨国公司普遍将数据作为打造企业新竞争优势的源泉,加快数据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大力提升企业数据能力,持续创新数据产品和服务,积极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有企业需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有效路径,是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构建国有企业数据治理体系,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组织或机构提出的数据治理架构基础,在此之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数据现状和工作要求,构建具有国有企业的特色的数据治理体系,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将会引领其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小型企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当然了,通过国有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它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2月印发《关于发布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了100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名单,其中优秀案例30个,典型案例70个。这些成效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生产经营数字化。他们的奋力拼搏、着力培育数字新模式新业态,为数字化转型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析与总结

      以上通过对政策的了解,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对数字化转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1、下行趋势:
      中国GDP在经历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总量跃升全球之二,购买力全球第一,人均GDP也迈过一万美元大关。高速之后必然会慢下来,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不可逆转,“十四五”就是慢下来的最直观感受的五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GDP增长慢下来的速度可能比预想的要快,预计“十四五”期间GDP增速会加速向5%下滑。

2、转型趋势:
      “十四五”是中国产业转型最为关键时期。自2019年中国人均GDP迈入1万美元,1万美元是个坎,巴西、俄罗斯等纷纷在这个坎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十四五”是中国人均GDP进入1万美元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能否迈过去的关键五年。因此“十四五”期间中国一定会全力以赴,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确保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3、改革趋势:
      (1)“十三五”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国企改革方面,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推动监管职能转变、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大力推进普惠金融、金融扶贫、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小微金融等;财税改革方面,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减税降费政策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

      (2)“十四五”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要趋势:国企改革思路转变,从股权改革向治理改革转变,2019年7月份,深圳、上海、沈阳开始试点综合改革,综合改革就包括了股权改革、治理机制改革、市场经营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十四五”期间国企的综合改革推进力度会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十四五”趋势是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全面建设科创板、推行注册制,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二)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因素
      1、政治因素:
      (1)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发展导向、核心解决问题,结合企业业务,将企业置身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生态保护、民生工程等领域,更加关注企业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2)关注国际政治问题,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全球治理、全球规则、金融体系、贸易体系、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都面临重要变革,全球风险加大,社会矛盾加深,老龄化、种族民族、民粹主义矛盾开始暴露。技术变革将加速全球产业更替和经济地理重塑,颠覆性技术及其创新出现频率增加。

      2、人口因素:
      2019年我国新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全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952年以来最低。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6%,接近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十四五”期间,“人口红利”进一步消退,企业要加大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用人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

      3、成本因素:
      企业“十四五”的核心重要课题,主要是通过自身管理、技术、模式的改变,降低隐性成本。“十四五”期间企业运营成本问题更加突出,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能源环保成本继续上涨,传统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三)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关注的领域
      1、数字工程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发展动力,随着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行,建筑企业的数字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数字工程的各个领域如:BIM技术、工程物联网、绿色节能、数据安全、城市数据服务、数字城市档案、健康环境、智能家居、空间导航等。

      2、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是具有“头雁”效应的基础性技术,技术突破快,带动作用强,正在走出实验室,进入现实世界,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国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接近4万亿元。未来5—10年,随着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农业、智能安防、智慧健康、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望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到“十四五”末,产业规模有望突破7万亿—8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3%。

      3、绿色低碳:
      绿色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绿色物流、绿色低碳第三方服务、绿色金融、城市静脉、森林康养共“九大产业形态”。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民共识。我国绿色经济有望持续较快发展,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迅猛,2018年总体规模约6万亿元。按照年均10%的增速测算,到2025年绿色经济总产值有望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中国将提高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四)社会服务发展的转变
      1、服务化转变:
      生产型企业需要通过业务延伸拓展前后端技术服务、现场服务业务,通过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反馈市场需求,促进产品创新。

图1 | 产业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2、品牌化转变:
      生活、工作节奏在不断加快,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很多行业已经很难通过产品本身赢得竞争,因此品牌化转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必然要推进的工作。通过企业品牌化、产品品牌化、服务品牌化、技术品牌化、人才品牌化,促进客户快速决策、提升企业辨识度。

      3、个性化转变:
      未来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企业消费,个性化、定制化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单一的标准化、规划量产的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在产品技术方案、工艺方案、色彩、形状、服务流程等等,都需要进行模块化,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下的快速组装和集成。

图2 | 由最终客户驱动的设计建造体系

      (五)企业数字化转型总结
      据统计,中国大部分企业超过75%的业务是数字化的,或者正在走向数字化转型的路上。然而,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是不同的。大到国家政策,细到行业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发布,都给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方向。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各项政策的出台给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下面以建筑业为例,总结和分析该领域内的数字化转型政策和成功实践经验,可为其它行业数字化变革提供参考。

      1、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同年在6月份,北京将“新基建”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新基建”主要围绕技术层面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也就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包括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传统的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7大领域,这7大领域涉及了诸多产业链,这其中包括建筑工程,如下表所示。

表 | “新基建”领域涉及建筑施工汇总
      中国银行研究院测算,2020年“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投资总规模约为1.2万亿元,这7大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都处在产业前沿,对于新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拉动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就需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中一项,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才能够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而构建全面全新的工业生态。

      随后在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6.3947万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2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5%,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筑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省市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推广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发布相关的政策文件,以下列举了部分省市的政策:

北京市
      2021年2月5日,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及北京市市委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立足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目标,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与引领作用,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提高施工现场科技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首都建筑业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近日印发《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激励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科技创新和创建智慧工地的通知》(京建发〔2021〕27号),在全市建设工程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和创建智慧工地。

天津市
      2020年9月,天津住建委发布了关于住建领域“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征集和“十四五”规划的主要提纲: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出,围绕住建能效提升、绿色建筑和 装配式建筑发展等重点方向展开编制 ,推动装配式高质量发展、提高装配化装修比例,推进BIM、智慧化建造发展等;房地产开发建设规划提出,努力提升项目建设品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勘察设计行业规划提出,由工程勘察设计向全过程服务转型,由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

福建省
      2020年9月,福建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征求《福建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中对“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形势提出了,智能建造是建筑业发展新方向,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同时还指出,新基建是建筑业发展新动能,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青岛市
      2020年4月,青岛住建局发布《青岛市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从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与近零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生态城镇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五年建设目标、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全面推进装配式建造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 ,远期(2026~2035)推进装配式建筑精益化、信息化、机械化、专业化及智能化,实现数字化设计、动态集成化平台驱动、机器人施工操作,达到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

浙江省
      2021年2月,浙江省建筑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主要任务中提到,(一)深化建造方式改革,加快打造“全国新型建筑工业化标杆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行以机械化为基础、装配式 施工和装修为主要形式、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完善设计、生产、施工、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实现标准化设 计、集成化生产、机械化施工,稳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集成化水平。      (二)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智能建造高地。推行智能建造,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新技术在建造全过程的集成与创新运用。积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鼓励政府投资新建公共建筑项目以及市政桥梁、轨道交通、交通枢纽等市政设施建设项目推行BIM技术和BIM咨询专项服务模式。

安徽省
      2020年8月19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要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开发面向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序。

      在2021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两会代表杨国强、王美华、李长进、徐晓兰、武宏文等围绕建筑质量、安全、数字化、低碳建筑及建筑企业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考空间。就建筑业提出加快推动大数据应用发展,以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应用涉及到建筑全生命周期完成一体化集成,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阶段的信息共享等,以此方向来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中央地方政府和行业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体系。在政策引导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各个省市推动经济的主要任务,做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

2、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路线和策略
(1)搭建以BIM为核心的基础数字技术平台
      基于行业先进的三维图形引擎,运用BIM,结合GIS、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值模型等先进技术,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基础数字技术平台,探索工程建筑行业数字化规划、设计、施工的多方协同。同时对多源异构数据与模型进行集成,形成建勘测、设计一体化服务支撑基础,来帮助发现项目设计、施工的潜在性问题。

(2)形成支撑服务工程建管运的大数据平台
      依托以BIM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搭建工程大数据平台,推动建筑工程从物理资产到数字资产的转变。围绕工程环境数据、工程产品数据、工程过程数据、工程要素数据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集成、共享、分析,借助大数据平台规模化效应将低价值密度的数据整合为高价值密度的信息资产。

      使工程建造由“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转变,从数据中提取知识、预测未来,服务工程优化、风险控制、项目管理等。通过行为数据分析实现对客户的全面理解,用大数据预测实现敏捷的服务能力,以数据的互联驱动开展个性化服务,逐步向以客户需求为主要驱动力的模式转变,支撑和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和需求,从而创造数据资产价值和工程业务价值。

(3)通过“工程产品+服务”推动建造服务化转型
      通过“产品+服务”方式,在建造过程增加建筑产品的数字化衍生服务,围绕“三场(市场、现场、内场)、三资(资源、资产、资本)、三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驱动,打造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将建造工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工程参建各方的体验感,实现建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创造更多的新业务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产品服务化,赋能智慧工程、智慧城市、智慧流域、智慧电站、智慧水务等数字化工程,为传统建筑业注入新的生命力,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促进企业业务转型。

(4)构建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圈
      通过数字建造驱动,依托建筑行业产业链,建立“工程建设命运共同体”,构建工程数字化生态圈,通过平台+生态的模式,重构产业全要素、全过程和全参与方,把传统工程管理、传统基建融入到信息化、数字化平台。

推动工程设计、建造、储运、施工、调试、运营、维护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高效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形成新的生产力、竞争力,形成新设计、新建造和新运维,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体,带动关联建筑产业发展和催生建造服务新业态。

(5)制定总体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想引领。加强数字化统筹协调和战略规划,做好顶层架构和路线图设计,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实施。数字化建筑解决方案(例如BIM工作流程、项目管理流程)能够帮助企业改善建筑项目的运作。

(6)建立转型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适应企业数字化运行的组织机制,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特点,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机制,加快企业管理层级的扁平化和放权,畅通企业信息流通渠道,消除管理冗余,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

(7)强化统筹组织领导,加强建筑业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培养
      一方面组织领导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明确推进主体。另一方面人才保障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能,需要政校企共同努力,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8)匹配专项资金的投入
      专项资金投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保障。对此建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确保数字化转型基础平台、功能应用、数据采集、互联互通、成效展示等方面有效投入,保障转型工作有序开展。

(六)数字化转型的启示
      通过分析以上数字化转型的布局,带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1、明确方向
      制定与企业相匹配的总体战略方案,要有清晰的愿景和目标、确保高层的承诺和投入,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做好资金预算和人才支撑。
2、阶段性推进
      要能匹配上战略方案的推进节奏,充分利用价值驱动作用来获取阶段性成果。
3、自上而下的设计
      制定一份多方沟通并承诺的计划,规划产品构架、技术构架和数据构架,同时规划好组织、职责、人员等关键要素。
4、自下而上的实施
      在规划执行的同时,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以数据重构企业智慧,造就一个数字化的企业。

四、结语
      当前,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并进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我们应抓住数字化赋予的机遇,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以数字化变革催生和创造发展新动能,有利的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中心
中心介绍
30周年大事记
组织机构
中心文化
核心优势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通知公告
行业新闻
社会责任评价证书查询
产品与服务
全部产品
线上培训
公开文件
公开披露信息
产品公开文件
行业报告
认证申请
案例展示
30周年专区
案例展示
25周年专区
标杆分享
团队展示
专家展示
优秀审核员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ICP09066691
返回上一页

总部电话: (86)010-64750088


中建协认证中心
官方服务号

中建协认证中心
官方订阅号
点击回到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