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搜索类型

产品新闻案例

案例展示CASE
细化和提升装配式建筑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配式建筑分公司审核案例
时间:2022-07-29 来源:本站
返回列表


导语:装配式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将占新开工建筑面积的30%以上。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人素质参差不齐,近些年构件生产工厂、构件运输和装配施工过程中,构件破损、运输事故、吊装脱落、房屋渗漏等质量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大的损失,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主编的认证认可协会RB标准《建筑行业 装配式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是GB/T19001的质量升级版。其核心内容是对于装配式建筑企业(设计、生产、运输和装配施工企业)的过程管理进行细化和提升,体现装配式建筑行业特色,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从本案例的分析发现,质量管理文件与实施过程存在“两张皮”现象,文件没有起到正确指导生产施工的作用。有效遏制装配式构件生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任重道远,需要包括第三方认证单位、生产和运输单位等在内的各方责任主体的共同努力,尽职尽责。审核员在审核装配式构件生产单位时,应特别关注构件码放、吊装和运输装车方案的落实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以及风险点,帮助受审核方规避风险,实现持续改进,获得受审核方对审核组的信任,体现审核活动的增值价值。


本案例对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贯彻实施认证标准《建筑行业 装配式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具有积极示范作用,能进一步促进工厂管理人员强化风险意识。


一、案例摘要


认证范围:许可范围内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部品部件的生产及其销售。

专业小类:建筑用混凝土制品的制造(16.02.01)

认证准则:

1、QB00008-2018;GB/T19001-2016/ISO9001:2015/GB/T51231:2016

2、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

3、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本案例就装配式建筑分公司生产厂的一项书面不符合报告,讲述了“不符合项的发现”“不符合项的审核推进与深入”和“不符合项整改的充分验证”三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整改效果。


二、案例介绍


书面不符合项(1项)内容:

发现部门:工程管理部和生产车间构件堆放场地

不符合事实描述:

审核发现,不符合:GB/T19001-2016标准的8.5.1款

QB00008-2018标准的8.5.4款

性质:一般不符合

整改要求: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书面验证方式


(一)项目基本信息

装配式建筑分公司始建于2019年4月16日,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党峪镇金山工业园区。公司响应国家装配式建筑的产业政策,累积了丰富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的管理经验,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有5条自动生产线,年产混凝土建筑构件10-15万方。


(二)不符合项的发现

对生产过程的关键、重要环节重点审核,寻找、发现典型问题。

预制构件的堆放、成品保护和装车运输环节是构件生产质量、堆放现场安全和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涉及到企业的多部门配合。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造成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

审核时,审核员对生产厂的构件堆放、成品保护和装车运输进行了重点审核。包括相关的方案资料审核和现场审核。


(三)审核路线

1、主要审核发现:

抽查:生产厂的成品构件吊装码放标准(16)第一条通用标准规定:每摞叠合板不硬性规定码放层数。

查到:预制构件成品保护、堆放和运输方案,其中:3.3.2条款规定:楼板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七层。专项方案的内容与成品构件吊装码放标准不符,相矛盾。

现场观察:老庄子6号楼叠合板水平码放层数达到10层。

基于审核发现,审核组开具了一份典型的且具有一定价值的不符合报告,要求企业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追溯,构件码放班组,未认真学习、未认真执行技术文件。

继续追溯,工程管理部和生产厂的技术人员,编制技术文件随意性大,不交圈,对工人的操作缺少指导性。

2、审核发现与不符合判定

a.不符合项的开具目的与意义

1)合规方面

部门编写了码放方案,吊装方案。有成套的文件记录。但是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9.8.2条,预制构件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制构件多层叠放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

预制楼板、叠合板、阳台板和空调板等构件宜平放,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 层;长期存放时,应采取措施控制预应力构件起拱值和叠合板翘曲变形。

2)方案执行方面

    码放吊装班组在码放吊装方案实施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文件实施。

3)质量管理方面

工程管理部在对技术文件资料的审核方面、生产过程监督检查环节均存在问题。未仔细审核文件,文件存在错误和不交圈情况,存在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情况。

b.不符合项影响程度

鉴于构件超高违规码放期间未发生事故,但存在严重管理隐患,故开具书面不符合,判定为一般不符合,以促进原因分析、举一反三和避免该类不符合的再次发生。因为构件码放不合格,构件生产工厂、构件运输和装配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构件破损、运输事故、房屋渗漏等质量安全事故。基于审核发现,审核组充分列举了其他企业构件码放的不符合案例及出现的后果,及时指出了构件码放吊装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杜绝产品质量事故和运输安全事故隐患。通常构件码放不符合的后果如下:

构件受力不合理,出现开裂、报废,造成经济损失;

构件由于出现裂缝,安装后容易渗水,影响验收和居住质量;

构件码放超高,容易倒塌,造成报废,人员伤亡;

构件装车后运输过程中出现超高、坍塌、侧翻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近几年构件运输车辆事故频发,装配式建筑企业务必引起重视,生产厂家应做好装车码放、运输交底和指导,不能以包代管。构件层数、紧固方式是重点,严格控制车速、急刹车、拐弯等。必须使用钢丝绳、紧绳器绑扎牢固,防止急刹车,因为极易出现事故。构件运输车辆惯性巨大,事故后果非常严重。运输事故案例如下:

1)2021年,某运输构件车辆因为装车层数超高,撞到了北五环外的立交桥,封闭车道一个多月,损失严重。

2)2021年,某运输构件车辆在仰山桥附近构件脱落,未伤到行人。

3)2021年10月,某运输构件车辆在北五环的事故车现场,阳台板冲到了驾驶室(估计有人员伤亡),叠合板散落,油污洒几十米。

4)2005年,北京某公司生产的GRC雕塑,因为超高,雕塑撞到了立交桥,雕塑损坏,影响了供货和工期。


c.不符合项的审核推进与深入

表面上看,此不符合项只是规定码放层数与实际使用的不一致,对实际未造成影响。然而实际上,是生产厂各部门在构件码放吊装过程中的方案编写、交底、质量检查监督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履责不到位等问题的集中体现。

未止步于“不符合项的发现”,现场审核时,又继续实施了“不符合项的审核推进与深入”,使不符合项的深层次原因更加充分的暴露出来,揭开问题的“症结”,使企业对不符合项有更清楚、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不符合项的充分整改”奠定基础。

审核追溯至“法规标准的获取、识别、学习与应用”层面:

询问总工、厂长、技术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等人员,可否便捷地获得GB/T19001、QB00008、GB/T51231等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

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和生产厂发现了其在构件码放吊装的关键技术标准、规范的识别、获取、传达、应用方面的不足之处;

审核追溯至构件生产码放吊装的技术管理层面:

询问总工、技术负责人员(包括方案编制审核人员),在《预制构件吊装、码放方案》组织实施阶段,技术人员有哪些职责,如何确保履行到位?

查生产厂的技术管理部门/人员在《预制构件吊装、码放方案》交底活动,未对构件码放吊装的关键参数(码放层数)和要求进行有效交底;在现场质量巡检验收等环节,相关技术质量人员也未进行有效的跟踪核实、确认,工程质量部对文件的审核也没到位,没能及时纠正错误。

企业认识到在方案技术交底、技术方案现场核查方面还存在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审核追溯至《预制构件吊装、码放方案》的生产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层面:

询问生产厂管理人员,作为构件码放吊装的主责部门,在依据《预制构件吊装、码放方案》组织实施时,技术质量人员具体需要履行哪些职责,如何履行的,为什么出现了构件码放不合规,依然进行了码放,对此做法有哪些沟通确认活动.....

至此,拨开了构件码放吊装班组的主管部门存在的管理缺陷。

审核追溯至“《预制构件吊装、码放方案》的监督管理”层面(质检、安检)。

询问安全员、质量管理人员,构件码放吊装方案交底可有参与,构件现场码放吊装环节,是如何进行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监督检查的.....,此环节,安全员、质量员出具了监督检查证据,但检查项目与“方案”的关键参数要求未紧密对应,容易使检查人员忽视,未监察到位。

追溯至此,发现工程管理部、生产厂、构件码放吊装班组的技术要求沟通、文件传递交底等环节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针对“不符合项的审核推进与深入追溯”,暴露了预制构件码放吊装过程中的职责接口、技术交底、《预制构件吊装、码放方案》关键参数和要求的管理、现场码放环节控制、信息交流与沟通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使企业认识到不符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拓宽了企业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管理思路。


(四)不符合项的整改

1、紧密承接“不符合项的发现”“不符合项的审核推进与深化”的审核思路,继续推进,在不符合的整改验证期间,又实施了如下跟踪验证、审核活动:

a)该不符合项,在分公司技术质量管理部门方面的问题是?原因是?纠正措施是?

b)该不符合项,在生产厂的文件编制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原因是?纠正措施是?

c)该不符合项,在生产厂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原因是?纠正措施是?

d)该不符合项,在生产班组操作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原因是?纠正措施是?


2、按照上述问题的“不符合项整改”推进,企业进行了原因分析、策划了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原因分析

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a)技术部门、质量部门、生产车间、工程管理部门、构件吊装码放班组相关人员对相关规范要求掌握不够;

进行了相关规范、认证标准、体系文件的培训学习;

并将修订后的《预制构件码放、吊装方案》文件,按照文件发放程序,传达、发放至责任部门、其他在施装配式项目部、将来的新建项目部,初步建立了长效、预防机制。

b)各相关部门在构件吊装码放环节,管理意识不到位、履责不到位。

c)《预制构件码放、吊装方案》的技术交底不充分;

《预制构件码放、吊装方案级交底记录表》(用于对方案涉及部门管理人员交底--技术质量管理)

d)分公司技术质量部门对《预制构件码放、吊装方案》未严格审核,即发放实施;实施过程中监督不到位,存在安全和质量隐患。

《技术质量方案审核记录表》用于记录审核过程;

《构件码放吊装运输质量检查表》(用于明确主要检查项,码放吊装运输过程、班组自检、技术管理检查、安全质量部门监督检查)

 

3、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a.完善“预制构件码放吊装和运输方案”:将“方案”的规定——在其对应的“专项记录表单”充分转化;通过“专项记录表单”——转化相关部门的履责要求:通过“专项记录表单”的填写对相关人员起到了提醒督促的作用”,推进/实现相关规定的执行到位;

b.通过“专项记录表单”——固化相关部门的履责要求(完善预制构件码放吊装和运输方案的模板,将“专项记录表单”作为方案的附表,与方案绑定使用):

   表1:《预制构件技术方案审核表》(用于技术质量部和工程管理部审核用)

   表2:《预制构件码放吊装和运输交底记录表》(用于对方案交底---技术管理)

   表3:《预制构件码放吊装和运输质量检查表》(用于码放吊装和运输过程自检、安全、技术质量监督抽检)

c.对人员进行相关规范、认证标准、体系文件的培训学习;并将修订后的《预制构件码放吊装和运输方案》模板,按照文件发放程序,传达、发放至生产厂、技术质量部、装配式工程项目部,初步建立了长效、预防机制。


(五)纠正措施有效性评价

1、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评价

在本不符合项整改完成1个月后,企业技术质量部、工程管理部进行检查、抽查的结果表明,类似事件未见重复发生。该项不符合纠正措施较为有效,初步建立了长效机制。

预制构件的码放吊装和运输装车管理周期长,涉及操作班组、运输队伍和特殊天气条件等;涉及相关方也较多,如操作班组、运输分包、管理部门人员等;安全风险很高,码放超过一定高度,垫点位置不正确,则会出现危险安全事故,容易造成构件破损、人员伤亡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故而,推进预制构件码放、吊装和运输管理的细化、完善,尤为重要,堆场管理质量的提升,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和工人的人身财产损失,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

2、通过“不符合的发现”“不符合的审核跟进”“不符合整改的跟踪验证”等一系列活动,使企业对持续改进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不符合的纠正/预防措施,不能止步于“当事部门/企业现有人员参与培训的活动”。仅仅依靠培训活动,不能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当企业人员变化、项目发生变化时,不符合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应力求深入到履责层面,推动履责体系的逐步完善是较为有效的长效机制;

——将制度/策划文件(如《方案》等)中“关键管理要求”充分转化/固化在“记录表单”上,并作为制度/策划文件的“附件”同步使用,可以更好的推进策划文件的有效实施,通过填写制度/策划文件要求的记录表单,提示和推进相关负责人员履责到位,可以起到更长期的效果。


三、增值服务审核亮点


——“不符合项的发现”,找出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症状”);

——“不符合项的审核推进与深入”,使企业认识到问题(“症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开拓企业原因分析的思路、方向和深度;

——“不符合项整改的充分验证”,进一步推进了企业原因分析到位,纠正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对症下药”,更易获得预防措施的长期效果。   

这三个环节,紧密衔接、层层递进、互为补充,是提高审核质量、推进企业管理体系提升的重要工具。

从本案例的分析发现,质量管理文件与实施过程存在“两张皮”现象,文件没有起到正确指导生产施工的作用。有效遏制装配式构件生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任重道远,需要包括第三方认证单位、生产和运输单位等在内的各方责任主体的共同努力,尽职尽责。审核员在审核装配式构件生产单位时,应特别关注构件码放、吊装和运输装车方案的落实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以及风险点,帮助受审核方规避风险,实现持续改进,获得受审核方对审核组的信任,体现审核活动的增值价值。

本案例对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贯彻实施认证标准《建筑行业 装配式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具有积极示范作用,能进一步促进工厂管理人员强化风险意识。


四、改进效果


受审核企业针对不符合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针对原因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修订了叠合板码放层数的专项方案,修订了成品构件吊装码放标准,并对现场的构件码放不符合项实施了纠正。经审核组长验证,不符合报告封闭。



关于中心
中心介绍
30周年大事记
组织机构
中心文化
核心优势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通知公告
行业新闻
社会责任评价证书查询
产品与服务
全部产品
线上培训
公开文件
公开披露信息
产品公开文件
行业报告
认证申请
案例展示
30周年专区
案例展示
25周年专区
标杆分享
团队展示
专家展示
优秀审核员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ICP09066691
返回上一页

总部电话: (86)010-64750088


中建协认证中心
官方服务号

中建协认证中心
官方订阅号
点击回到页面顶端